文体要闻
加拿大全场互动亲子剧《你是演奏家》是风靡北美地区的富有特色的亲子演出。这部充满能量和参与感的音乐互动表演,给加拿大和美国的家庭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和200%的参与感。2018年3月31日在桂林大剧院盛大开演。
[历史桂林:方言] 老散教你讲桂林话
来源:历史桂林 | 作者:散客月下 历史桂林 | 发布时间: 2234天前 | 2102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[ 桂林正音 ]

  方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,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。其最大特征是不具备全民性特点,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。桂林方言由于城市地位的特殊性,在一定的范围(西南地区)内具有有较为宽阔的全民性的。所以,曾有“官话”之称。

  清代杭州学者徐珂在大型类书《清稗类钞》中,有《桂林正音》一章。称桂林官话为两广“正音”。这篇文章不长,大致翻译成现代桂林方言如下:

  两广人平时怕死了讲普通话(注意,“普通话”这三个字不是老散翻译过来是,直接引用原文,清朝那时候就有了“普通话”的喊法了的),凡是有志气,想当官的人,才开始找会讲官话的老师学习。官话老师,大多数是桂林人。晓得信两广人最差火的就是学习口语了,所以,大家都盛传、称赞桂林话纯正地道,而且当地还有正门子一种讲法:乾隆皇帝曾经夸过桂林官话和山水一样,都是“甲天下”的,所以太监向文武百官读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”的时候,要用桂林话读起出来才得。

  由这个“民间传说”可见,桂林仔井底蚂拐的习性,几早八十年就养成了。当然,这个板路只是夜屎佬扯出来讲耍耍的,当不得真。

  就和现在桂林某些人,咬起卵泡讲“秦始皇修灵渠的人,照到面条的样型发明了桂林米粉”一样,给别个稍有粮食加工史常识的人听到,笑死。秦始皇他老人家在世的年代,连面条都没见过呢,你讲死不死喽嘛……扯远了。

  当年的老先生们对“桂林官话甲天下”的板路自然是不崴甩的,“此固齐东野言,不值识者一笑”——这是夜郎自大的讲法,懂行的人肯定会笑的。

  清朝那时候,广东戏台高头唱戏,说白部分,多用桂林话。而学桂林话的桂东人,广东人,因为是跟到戏台上的演员学的,“又不能得其神似,遂皆成优伶之口吻。”——最后一个两个讲起出来,好像演员唱戏一个样型。

  广西自最东边的城市悟州,最南边的龙州,方言都是粤东音。由梧州转抚河(桂江),直达桂林,从昭平开始,往桂江上游走,都是“桂林正音”,柳州一带也是正门子的。还有,广西和湖南、贵州交接的地方,又有客家话和僮(壮)话流行,蛮难听得懂。每逢遇到地方老百姓进衙门里头打官司,虽然也有翻译,当官的和老百姓之间,总不免有隔阂。